一級指標
|
二級指標
|
細 則
|
教師道德
素養
|
愛崗
敬業
|
1、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,積極主動承擔教育教學任務。
2、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,認真備課上課,認真批改作業,認真輔導學生。
3、具有奉獻精神,不計較個人得失。
|
為人
師表
|
1、追求高雅的人生品位,提高自身修養和思想境界,提升人格魅力。
2、擁有規范的教師禮儀,言行舉止文明有禮、衣著整潔大方得體。
3、能夠以身作則,言行一致,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。
|
|
熱愛
學生
|
1、尊重學生人格,不諷刺、不挖苦、不歧視學生,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。
2、平等、公正地對待學生,關心愛護學生,不存偏心或私心。
3、包容不同個性的學生,寬容學生的錯誤并幫助其改正。
4、鼓勵學生,對學生充滿期望,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,力求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。
5、嚴格要求學生,不姑息、不縱容學生所犯的原則性錯誤。
6、保護學生安全,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。
|
|
教學專業
素養
|
教學基本功
|
1、教學語言清晰、連貫、沒有學科錯誤。
2、教態自然、大方。
3、板書符合學科教學要求,字跡清晰。
4、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。
5、演示實驗步驟合理,操作規范,學生易于觀察(理科)。
|
教學
設計
|
1、明確課標要求,合理整合教學資源。
2、準確分析學生現有知識水平(學習基礎、學習需求、學習優勢、學習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)、思維習慣、情感需求。
3、教案設計規范、合理(教學目標、重難點分析、教學方法、教學準備、教學流程、教學板書),可實施。
4、教學方式的選擇要依據教學內容、教師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定。
|
|
課堂
教學
|
1.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,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,師生關系融洽。
2.教學環節清晰,突出重點難點,教學各環節時間分配合理。
3.教師設問的指向明確,引導得當,能啟發學生思考。
4、組織有層次的課堂活動,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。
5、采取適當舉措靈活智慧地處理課堂突發情況。
6、抓住教育契機對學生適時進行思想和情感教育。
7、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(準備用具、專心聽講、記筆記等)。
|
|
分析
反饋
|
1、教師能依據學生情況設計練習和作業,能對練習、作業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,并開展有效輔導。
2、能根據學情設計有區分度的試卷,突出學科的重難點及學科發展動向;考試后能進行數據統計、分析和反饋。
3、進行階段性的學情分析,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(學習狀態、學習方法、學習效果、存在的問題),有針對性地開展下一階段的教學。
4、通過問卷、訪談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對階段性教學的反饋。
|
|
教學
反思
|
1、教師在課后能及時反思,并根據反思調整改進教學。
2、經常聽課和評課,互相交流學習。
3、認真聽取專家聽課組的教學建議、進行教學反思。
|
|
教育
科研
能力
|
自主
學習
|
1、自覺閱讀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書籍,同時拓寬視野,進行廣泛閱讀。
2、積極參加市、區、學校組織的學科進修、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培訓活動,更新教育觀念,加深知識儲備,優化知識結構。
3、積極參加“學習共同體”的活動。
|
課題
研究
|
1、能獨立或合作開展課題研究,及時記錄和總結研究成果,并撰寫論文。
2、積極參與學校課程的行動研究,編寫校本教材,開設精品課程和特色課程,成為校本課程的研究者、開發者和實施者。
|
|
撰寫
論文
|
1、積極撰寫論文,每學年初確定選題,學年結束完成至少一篇論文。
2、規范論文寫作,提高論文質量,力爭獲獎,提高獲獎等級。
3、積極向高水平的專業刊物投稿,力爭發表。
|
|
教育管理
能力
|
教育
設計
|
1、調查分析學生的特點、成長背景和思想行為,作為教育設計的依據。
2、根據學校要求和班級學生的特點、潛能和興趣愛好對班級管理和學生成長進行長遠規劃。
3、設計與制定教育教學中具體的活動方案。
|
溝通
執行
|
1、有效落實教育教學的常規管理。
2、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在管理過程中進行有效調控。
3、創設情景,運用恰當、有效的語言與學生、家長和老師進行溝通,開展教育教學活動。
|
|
|
心理
指導
|
1、借助心理學知識,對學生進行教育。
2、教師心理健康,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。
3、了解學生心理,理解學生,對學生進行心理關懷。
|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德外新風街7號 郵編:100088 聯系電話:62043088 京ICP備0906528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675號 |